2022秋季《马原》重点复习原理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统一的原理。
3、联系的普遍性。
4、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5、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6、重点论与两点论及其辩证关系。
7、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8、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9、辩证否定观。
1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4、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5、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6、交往及其作用。
1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8、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9、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20、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
2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以及正确对待原则的科学态度。
2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24、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25、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参考答案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答: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在:
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由此可见,物质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内容和发展。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物质对意识具有独立性和根源性,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和派生性。
第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以及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和宿命论的思想,也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思想。
坚持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一方面要求人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统一的原理。
答: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前提和条件: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此外,提高主体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
3、试阐述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具体包含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或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堆集,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之中。
联系的普遍性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并且既要考查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又要考查该事物与条件或环境之间的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建立积极有益的联系,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
4、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是因为:
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合新条件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从而优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社会历史领域中,新生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能战胜旧事物。
5、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即朝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6、重点论和两点论及其辩证关系。
答:重点论与两点论是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一种方法论。
两点论是一种全面观察问题的方法论。即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统畴兼顾,照顾一般,全面分析问题。
重点论是一种有重点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即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重点论与两点论和辩证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等量齐观,主次不分。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只顾重点,忽视一般。辩证法要求将重点论和两点论辩证统一起来,即既要讲重点论,又要讲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7、联系实际阐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
答: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这就要求分析和解决矛盾时,既要遵循一般原则,又要考虑特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共同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个性,是基本国情,是矛盾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一方面无论中国的国情如何特殊,都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和模式,走自己的路。
8、试阐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答: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形式和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或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第四,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9、试阐述辩证否定观。
答: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否定因素与肯定因素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素,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辩证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和有价值的成份,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地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为认识发展提供认识手段和认识材料,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人类科技发展、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为认识而认识,为科学而科学,其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更好地改造世界,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1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答: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就其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第一,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其认识的广度是有限度的,有待扩展。第二,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反对和防止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也可以防止因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借口真理的发展性而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陷入不可知论和诡辩论。对待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应该既坚持又发展,才是辩证的和科学的态度。
1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答: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性的,又是不确定性的,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最终性。第一,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客观标准,一切认识的真理性都需要靠实践来检验;第二,实践对一切认识的真理性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第一,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的局限性。第二,作为检验真理的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不可能绝对地、一时地、个别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而是群众性、永无止境的过程。
1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又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独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或国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高;反之,也未必低。
第二,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和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14、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都是特定条件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形式,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15、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答: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指明变革方向并能够保证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中国革命、建设 和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第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的科学文化成果,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通过 它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导向和规范体系,教化社会成员,规范人们行为,增进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
16、交往及其作用。
答:交往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交往的水平。
交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者之间的交往有助于生产关系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扩大有助于生产力成果的保存。第二,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各种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人们之间的交往是促进知识生产、文化创新、文化传播的动力。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交往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不断变革原有的社会关系,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1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具体体现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并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人民群众中的知识分子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并改变着社会关系,是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制度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条件。
18、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答: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实质就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的表现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不同生产者通过市场交换将获得不同的社会收入。
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1)调节作用具有滞后性,可能出现比例失调,导致社会资源浪费。(2)阻碍技术的进步。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它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新技术的扩散或推广,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导致收入两极分化。价值规律的作用可能使一部分具有有利生产条件的生产者积累大量财富,而使另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蒙受损失甚至破产。
20、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答: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家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剩余价值,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所采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方法极大地损害着工人的健康,也容易激起工人的反抗。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是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资本家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剩余价值,还会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即进行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同时,不断推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2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
答:(1)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都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第二,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实体经济停滞,金融垄断资本爆炸性增长;第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通过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等,缓和劳资关系;第四,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第五,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六,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主要的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根本推动力。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势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事实,但要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调节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本质属性没变,工人阶级受剥削和压迫的地位没有变。
2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以及正确对待原则的科学态度。
答: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遵循。主要内容有:
第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第十,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科学态度: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
第二,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 性地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紧跟时代和实践和发展,在不断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2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答: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内国际形势,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成这一任务,无疑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制,改造小农经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制约,也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尚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军事、政治压力、有限制的经济科技合作与援助、文化渗透等手段,阻挠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既是一个实践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其制度优越性的发挥需要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苦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要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24、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环境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车内和国际的种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度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不同,决定了每个民族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民族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将社会主义根植于本国的土壤之中。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也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各个国家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调整、选择适合世情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5、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无产阶级执政党和人民应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第二,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各国国情不同,情况又在不断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实际应用也是不同的。只有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
第三,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空前伟大的创造性事业,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闭关自守、孤立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反对“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的错误做法,无数实践证明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从来不会成功的。